地 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电 话:020-123456789
网址:000420.cn
邮 箱:admin@aa.com
接天薯叶无穷碧,映日甘薯别样红。底气在广东汕尾陆丰市的百千万海滨沙地,成片的作答甘薯迎来冬收,自动采收机器在田间发出轰隆隆的汕尾薯名响声。新鲜采摘的发表甘薯既可作为鲜食薯售卖,也可进入加工厂,文章摇身变为特色食品粉签等加工产品。底气
在汕尾,百千万甘薯是作答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,2022年甘薯种植面积达到27.056万亩,汕尾薯名产量50.447万吨。近年来,通过引进脱毒种苗繁育、培育甘薯粉签产业、加强区域品牌宣传等动作,汕尾推动甘薯产业补齐短板、提质增效。小小甘薯,承载着汕尾农业现代化、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。
让“薯”光照亮新年,汕尾正在谋划一场专“薯”盛会。为贯彻落实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进一步擦亮汕尾甘薯品牌,促进甘薯全产业链提质增效,助推广东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,汕尾将于1月19-20日举办2024汕尾(陆丰)甘薯美食节,同期将开展2024汕尾陆丰甘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。
迭代升级
推动优薯远销海外,创建国家级产业园
汕尾地处粤东沿海,属南亚热带季风区,呈海洋性气候特征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气候温和湿润,沿海岸线的土壤偏沙性,透气透水,适宜甘薯种植。
据清乾隆十年《陆丰县志》记载,“番薯有二种,有红有白,蔓生易种而实结于地,其有资于食用者利甚溥(广、大),当五谷不熟之时,贫民恒利赖之。”可见在当时,甘薯已经是陆丰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,适应能力强、产量大,在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时代具有抵御饥荒的功能。汕尾甘薯以陆丰为主要产区,2022年全市27.056万亩甘薯中,就有21.43万亩位于陆丰,陆丰也素有“甘薯县”的美称。
汕尾甘薯品种经历多次迭代,朝着营养优质的方向发展。目前,汕尾甘薯种植品种主要为西瓜红(普薯32号)和湖北大叶,其中西瓜红(普薯32号)约14.05万亩,占比51.93%;湖北大叶约10.43万亩,占比38.54%;其他品种(广薯、一点红、香恋等)约2.58万亩,占比9.53%。
“龙龙金5号”黄金板栗薯。
凭借优秀的品质,汕尾甘薯赢得了海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每年春节后的甘薯收获季节,哈尔滨、山东、湖南、浙江等地的采购商都会到汕尾采购甘薯,部分企业也建立了日本、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出口渠道。
产业园建设是汕尾发展甘薯产业的重要抓手。汕尾大力推进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,2022年,陆丰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,成为全省唯一、全国唯二的甘薯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。据统计,2022年陆丰甘薯产业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8510人,返乡创新创业人数40人,而甘薯产业园综合产值达到10.79亿元。
汕尾甘薯种植已显现明显的规模化趋势。目前全市种植甘薯规模50亩及以上的农业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粮大户共有168家,其中1000亩及以上者有7家,达到3000亩的有2家,农业龙头企业有13家。
汕尾甘薯产业链条也趋于完善。全市培育有加工经营主体13家,加工产品涵盖薯粉、薯干、粉签、益生菌饮料、月饼等;在种植环节上游,汕尾则布局了脱毒种苗繁育产业,培育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公司(下称“陆丰植物龙”)成为汕尾第一家本土种业公司。
联农带农
龙头带动农户认种,2万亩荒地获复耕
种甘薯能赚多少钱?来自陆丰碣石镇上林村的种植户李佳逢算了一笔账。“以在陆丰市种植面积最广的甘薯品种西瓜红为例,我承包70亩地,每亩种植成本5000元,年销售额超过7600元,利润在2600元以上。”如果种植当地龙头企业的改良品种,每亩产量3000-3500斤,收购价4.3元/斤,除去种植、筛选、包装等成本,每亩纯利润约5500元。
“不管什么地,一整出来都在种(甘薯)。”碣石镇种植户林孔生表达了他的主观感受,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碣石镇种植甘薯的农户变多了,人地关系从“地等人耕”变成“人争地耕”。2016年开始,他在碣石镇种植甘薯,其时不少村都有大片撂荒地无人耕种。加上口头流转的冬闲田,他一度种植有3000多亩甘薯。随着更多农户涌入甘薯行业,他的种植面积缩小到1500亩左右,现在他又新找了1000多亩荒地进行平整,谋取扩种空间。
陆丰甘薯产业园种植基地。
甘薯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活力充分涌流,也成为了推进撂荒地复耕、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力引擎。陆丰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李荣禄介绍,目前陆丰大部分撂荒地都是通过种植甘薯实现复耕,约有2万亩,还有1.3万亩复耕难度比较大的撂荒地,正逐步推进适地种植甘薯。
要让甘薯产业真正惠及广大农民,就要建立可持续的联农带农机制,让小农力量融入大市场。汕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,通过入股、托管、合作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,探索形成了合作社承包、合作社+农户、合作社+企业+农户等经营模式,还探索建立了“订单农业+全程社会化服务”等形式,由公司及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甘薯种植及生产销售。
产业园核心种植区内,农户正忙于甘薯种苗栽插。
以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,该公司作为陆丰甘薯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,创新建立企业与农户合作分成机制,即农户认领甘薯种植项目,公司承担相应的土地租金,并提供优质脱毒种苗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以及管理技术指导,农户自行出资出力管理,所有甘薯的销路由公司解决,根据亩产情况分配收益:每亩产量3000斤以下部分,按公司和农户成本投入的比例分成,一般是6:4,超出3000斤的部分由公司和农户五五分成。目前超100名农户与该公司开展合作,涉及种植面积2000多亩。
科技赋能
促进脱毒种苗繁育,创新研发速食产品
2023年发布的《广东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显示,广东甘薯产业存在缺乏有效的种薯(苗)繁育体系、产品加工种类多元化仍待提高等问题。事实上,这也是汕尾甘薯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力的方向。
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,同一品种在不断繁殖的过程中会出现退化,尤其是病毒积累,导致其活力、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,甚至造成绝收。
脱毒种苗是目前解决甘薯产能退化、病毒感染问题的最佳途径。以“广薯87”品种为例,脱毒后可以实现增产20%以上,且甘薯水裂率低、大中薯率更高、商品薯率更高,品质有所提升。
广东省庞大的甘薯种植面积,需要高质量规模化的种苗生产相匹配,需要先进的种苗技术体系来支撑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按亩需4000株苗计算,每年广东省种苗需求总量为100亿-120亿株,脱毒种苗市场需求巨大。
汕尾积极谋划布局脱毒种苗繁育产业,加强脱毒种苗培育与推广。依托陆丰甘薯产业园这一载体,陆丰植物龙打造了甘薯脱毒种苗研发中心,2022年繁育甘薯脱毒种苗1亿株,2023年产能翻倍达到2亿株。
下一步,陆丰甘薯产业园将围绕智造甘薯种业“中国芯”,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构建战略合作体系,充分利用国家级甘薯种质资源圃的育种优势,加快建设一流的鲜食甘薯种业创新中心、良种繁育基地。
产业园内的甘薯脱毒种苗研发中心。
在推动甘薯加工产业发展方面,汕尾则是集多方之力推出“汕尾粉签”这一招牌特色产品。
长期以来,汕尾甘薯以鲜食销售为主,加工占比少,产品附加值较低。为调整甘薯产业结构,汕尾与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,进行甘薯全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,并针对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,推动甘薯加工向便捷化、快销化的方向发展,成功研发出“汕尾粉签”速食产品。
2023年10月19日,汕尾市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暨“汕尾粉签”甘薯加工产品推介会召开,正式对外发布“汕尾粉签”系列产品。汕尾也由此成为全省第一批研发成功粉签类即食产品、第一个申请注册商标、第一个制定产品技术参数标准的地市。截至目前,汕尾已经有6家企业生产出16种口味的汕尾粉签产品。
“汕尾粉签”速食产品。
为支持粉签加工企业,汕尾从食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,如企业项目引进、项目建设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等,用真金白银进行扶持奖励。
2023年12月,广东薯业全产业链合作大会召开,会上公布的“十大薯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”,汕尾独占2席,分别是陆丰植物龙主导的“甘薯种苗脱毒技术的应用与推广”、汕尾市农业农村局主导的“‘汕尾粉签’速食加工与便携化应用”。
新政护航
计划扩种至40万亩,年产量提高30%以上
广东是我国重要的甘薯产区,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种植区和集散地。近年来,广东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树立大食物观、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,推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,2023年11月更是印发了《广东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(2023-2026年)》,力争到2026年全省甘薯产量比2022年提高20%,达到290万亩以上。
按照省里部署,汕尾正是扩大甘薯种植面积的重点区域之一,需承担省里下达的甘薯扩种面积任务。汕尾把握先机,于2023年11月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出台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下称“行动方案”),部署构建甘薯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汕尾甘薯品牌,完善加工流通体系,推进甘薯全产业链发展。
行动方案聚焦甘薯种植生产、加工能力建设、市场品牌营销、产业文化宣传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,如鼓励甘薯生产企业与省、市科研院校合作,加强研发和培育高端优质鲜食型、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等新品种,培育适合汕尾发展,具有汕尾地标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1-2个。又如开展甘薯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,推进甘薯加工产品向休闲、便捷、速食产品的方向加工研发。
行动方案擘画了2032年的汕尾甘薯产业蓝图:全市甘薯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,建设甘薯标准化优质种植基地5万亩;培育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,甘薯健康种苗年供应量达20亿株以上,覆盖率达到80%以上,甘薯年产量比2022年提高30%以上;推广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,甘薯加工能力大幅提升,推出具有汕尾特色的“汕尾粉签”等速食产品;市级以上甘薯产业龙头企业达20家、市级以上甘薯品牌10个、甘薯区域性公用品牌2个。
链接 >>>
【记者】黄博超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